中秋佳节,承载了中华儿女太多的感情。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对家庭的重视,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喜、是悲、是贫、是富,每逢中秋佳节,我们总是习惯回到家人身边,一起赏赏明月、吃吃月饼、聊聊家常、谈谈来日动向。
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是阖家团圆的庆祝——这是对阖家团圆的人来说。而对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似乎窗外人们的每一声谈笑,每一声祝福都深深地钻到了他的耳朵里、他的心里,触动了一个开关,使他原本极力隐藏的感情在瞬间决堤。你抬起头看着月亮,想到心里的那些人,他们虽然不在你身边,但可能正和你看着同一圆月,怀着同一份情。月亮就像一面大镜子,你在镜中看到了他,他也在镜中看到了你。你们都默不作声,就这样静静地互相看着。你就这样找到了慰藉,知道有人正惦记着你,牵挂着你,你终于也找到了团圆的感觉。中秋对漂泊在外的你,又何尝不是一种慰藉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你或与亲友相伴谈笑风生,或独自一人望月怀远。你以为团圆是你的,孤独也是你的。而就在几米之外,或远在几百公里之外,还有几万个甚至几亿个人,正看着同一轮明月,诉唱着对家人的思念,对团园的愿景,你又哪里是一个人呢?这颗明亮的珍珠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分享着相同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片大地,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先,我们留着同样的血脉。此时此刻,仿佛所有人都在你身边。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历史的长河悠悠荡荡,流过了尧舜禹,流过了唐宋元,流过了民国,一直流向现在和将来。古往今来,有谁不曾离家去乡,又有谁不曾看过这一轮明月。而今夜,这一轮明月似乎有了无穷的魔力,带着我们在滚滚的时间长河里逆流而上,把我们带到了王建、张九龄、李白的身边。饮酒对月,起舞清影,何似人间。不要人间,因为人间有爱别离苦。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啊,琉璃世界、极乐世界应该很冷吧,正如这萧索的秋风,无悲,也无喜。还是留在这娑婆世界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离,也有合;有悲,也有喜。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我们喜欢中秋节,因为它会带着丰收的喜悦和悄然的期盼姗然而至。把春的遐想、夏的浪漫、秋的成熟与收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绵绵纷飞的秋雨,以她特质的柔美,滋润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舞动着生存希望的彩带,呼唤着爱和真情的回归。她用凝结万物的精髓,描绘出秋色的成熟,夕阳的烂漫,以及丰收的富有。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赞美秋天,赞美丰收的图景,赞美这绚丽多姿的秋天风采,秋,收获的积蓄与开始并存。
这个时候,也许同样会有远离家乡的游子站在窗前望着那轮圆月,但是在他们的眼中,那轮圆月仿佛又有了几分孤独,如同他们自己,在这团聚的日子里却孤身一人。他们也许在因各种原因导致不能与家人团聚而感到伤痛。远离家乡的游子们,在中秋的夜晚,只要你们能在心中感受家的温暖,思念家人的一切,那么我相信一轮明月也会在你们的心中升起,一种团圆的喜悦也会在你们的心中燃烧。
我们喜欢中秋节。因为在每年的这一天它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们愿意在这种情境下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年,十五的月亮仍会高高挂在天上,在夜色的衬托下,依旧会那么的明亮。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