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一磊,女,中共党员,商学院2019级会计学(CIMA)专业本科生,现任会创1901班团支书,现已被推免至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专业。前六学期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均位于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CIMA一等奖学金,并于2020年获得首届泉城奖学金,202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23年获得宋健奖学金。荣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团员。高分考取初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CIMA基础级运营级管理级证书。她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科创比赛和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奖,四项校级科研立项结题,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济南大学优秀抗疫志愿者”称号。
董一磊优秀的履历固然令人艳羡,但“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我们不应只看到娇艳夺目的花,细细注目其上的脉络,更应留意到花绽放前不尽的悉心浇灌与精细栽培。此次笔者有幸联系到刚刚考取CIMA MCS中国区第一的她,在交流中深有所获,下面请跟随笔者详细了解CIMA MCS的具体流程与董一磊的心得体会。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MCS(全称CIMA Management Case Study即CIMA管理级案例考试),满分150分,通过分数为80,接下来是笔者向学姐了解到的较为具体的考试内容:
先从CIMA考试体系谈起,按难度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级:基础级、运营级、管理级和战略级,考完每一级都会颁发一份相应级别的证书,如考完MCS会有一份高级管理会计证书。每一层级的考试有四门,包括三门客观题考试和一门案例题考试。学姐耐心解释道:“我进入学校开设的CIMA实验班后就免考11门,通过CIMA专门举办的GBC比赛后又多免考3门,相当于直通管理级。”
再说CIMA MCS的难度,总体上案例考试综合考虑多方面能力,具备一定难度。“案例考试里会给出一个企业的完备现实背景和详实状况,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答题,我觉得考察的能力是相当综合的”,董一磊客观向笔者分析。另外,学姐还特地说明考试要求线上全英文输出,这十分考验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接着是具体的考试流程,不同于可以约考、时间不定的客观题考试,案例考试1年仅有4次考试机会(分别在2月、5月、8月和11月)。案例考试中出现的企业案例具体背景每年11月与次年2月相同,5月和8月相同,也即一年有两个企业案例。
“比如说我是在去年11月进行的案例考试,考试机构会在10月初(即考试的一个多月前)向考生发放一份20多页的企业全英文背景资料,资料描述了企业的具体调研情况包括部门设置、财务报表、公司运作等方面,相当于给你一个‘实际的’企业,但本质上企业还是虚构出来的”,学姐举自身例子向笔者详细解释了企业背景资料相关知识。
进而来到CIMA MCS的形式与内容环节。在考试过程中,需要基于之前根据资料对企业的了解,回答四道大题,每道大题会有相应的两三个小问。需要注意的是,回答问题的时间并不由你自行安排:CIMA MCS采取线上答题的形式,每道大题会有45min的限定时间,到时电脑即自动交卷,不可返回继续答题。再加上每道大题都要手动输出约600字的纯英文(只有输出600字,表达的内容才能做到较充实),时间上还是有点紧张的。
最后,董一磊向笔者条理分析地言明CIMA证书的含金量:首先,CIMA证书在国外更受青睐,出国留学尤其是英国更有利,凭借考取的层级证书可以在英国学校免考部分科目;其次,外企实习方面,持有CIMA证书去外企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公司实习、工作都更有利;最后,CIMA证书还对事务所(如上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有帮助。
慎始敬终,踵事增华
“初期大家都很积极准备基础级、运营级的考试,后期出于考研、实习、考试本身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选择搁置管理级考试”,学姐诚恳道当时大环境下更多人更愿意在管理级考试阶段稍作歇息,另作打算。
朱熹曾言:“百学必先立志。”被问及参加CIMA MCS的初衷时,董一磊向笔者交代,CIMA实验班先天的学习条件、2022年9月确认保研与11月考试之间充裕的时间以及同班一个女生大三上学期考取管理级证书的鼓舞,三者无一不是她下定决心考取管理级证书的催化剂。
董一磊谈及:“因为同班里有人考过了,给了自己一种动力。”然而,学姐也向笔者坦陈自己最初的挫折,自己曾在大三上学期尝试学习,却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客观题、没有掌握好知识点,对在没有坚实基础下能否学好考过持有怀疑否定态度,再加上当时正忙着考取高级财务会计师证书等重重原因,最终放弃了大三上学期的备考。“当时想着自己得有一定的基础才有把握去答题,死磕着知识,但其实考试并不是很看重知识点的掌握”。董一磊向笔者谈起经历考试后的感悟。
董一磊9月成功保研中国海洋大学。在确认保研后的这段闲暇时间里,学姐又重新思考起自己的学涯规划,“想着难得空闲的时间不用也会浪费,还不如认真备考,继续充实自己”,彼时的她打算把握好这个机会,利用这段时间准备考试。“山不让尘,川不辞盈”。董一磊从未停下充实自我、奋斗青春的步伐,用自身举止践行“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学习的道路上她行稳而致远,行远则迩。
在被问及备考规划时,董一磊坦言自己在前期有相当明确清晰的规划:先是咨询了18级四层级全通的直系学姐,并联系该直系学姐帮忙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时间表(具体到每周每天),时间上有较强规划性。“但也并不是完全严格地依照计划表行事,执行时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学姐笑谈。
紧接着,由于没有客观题基础,董一磊选择看讲解知识点的录播课。“课程会结合具体的企业案例将其分成几个部分进行串讲,帮助你巩固考卷上的硬性知识点,最后还会模拟两套考试题以及进行考题总结”,学姐向笔者分享。
在松弛大环境下保持自律,这并非易事。董一磊大四上学期确定保研后,再次下定决心,选择备考MCS。然而在适时身边同学松弛的学习氛围下,保持自律、高效、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并非易事。但她还是做到了恢复往常的学习节奏,在高强度的备考过程中一以贯之。
先秦《周易·乾》中有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董一磊真正做到了目不窥园:在备考之旅上,坚守从5点到22点在学校图书馆不断学习的慎独之心。在立下考取CIMA MCS证书的目标后,学姐以木铎之心,素履而往,终至花开。
此外,董一磊谈到自己备考后期比较焦虑的情况:备考时进行的两次模考没有一次是按照考试的标准做下来——分析原因——发现是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做每道题时过于深思熟虑,没有把握好时间。但考试时,学姐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试题情境里。她坦承自己的表述尽管并不十分高级甚至有错误,但沉浸式答题感觉更放松,答题状态更好,实战时的心态较模考时有所改善。
如刘禹锡“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中所言,董一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稳中求进,进而致远,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反复锤炼中成大器。
灼灼韶华,风禾尽起
笔者在交流中了解到,学姐在出成绩的前一天晚上心情很忐忑,一度担心过不了。“零点后可以查成绩,一直一直刷新,成绩没出来,第二天早上十一点成绩出来后特别开心,当时觉得排名没啥,过了就行”,学姐回忆,得知成绩是96分后,确认自己过了,舒了一口气,认为自己的成绩过线但并不算高。
后来老师告诉自己考取中国区第一后,虽比较意外,但董一磊考虑到之前北亚区第一110分,仍谦虚表示应该有更高的分数匹配这个名次。
学姐对笔者真挚谈到考后非常感谢帮助自己做详细周密的规划、进行及时有效沟通等的前辈,感谢每周两个多小时直播课后鼓励自己的妈妈——学姐话锋一顿,“当然,最感谢这段时间坚持的自己”。
被问及备考过程中的收获,学姐悉心分享:
首先,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后一定要坚持——这是在整个过程中比较难做到的一件事。“到了备考后期会出现心态问题,怀疑、否定自我是常有的事,在重复的复习巩固中难免对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学姐劝诫。她告诉我们,这时候需要秉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定信念,相信“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善始善终。
接着,须深谙“谋先事则昌”的道理,在做事前做好明确规划。同时做事时要确保计划的执行,尽量做到落实80%,最后才能尽大限度达成目标。还不要忘了,阶段性任务完成后需要及时复盘反思。
最后,“在备考过程中,学会沟通和交流也很有必要,对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和心理疏导等都很有益处”,学姐补充。
董一磊学姐还对想深入了解甚至报考CIMA MCS的学弟学妹们热情献出一些自身的建议:
其一,硬性基础要求:打字方面,速度要求200词/min,考试强度下会逼迫自己打快一点,“事实上,考试对拼写没有严苛要求,外国考官能看得懂就行”;知识方面,底层基础知识必然要抓牢,夯牢地基;外语能力方面,由于CIMA MCS要求答案全英文输出,前期需重视英语表达能力的锻炼、词汇的积累等;
其二,试着参加5月份的GBC比赛,比赛后可免考3门考试,确认参加GBC后最好认真准备;其三,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坚持下去;最末,对知识点不必过于执着而产生畏惧心理。
青年人譬如树,矫美而生勃;青年人恰似水,争先而不息。《诗经》有言:“杳杳兮长夜,白日兮昭昭”,熠熠青春,恰逢盛世,何不追梦趁此时!且乘快马,挟凌云志,踏得万山花开遍。
商学院 叶宇华 牛余思葳 林佳玲 苏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