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站位高远、视野宏阔,坚持守正创新、彰显自信自强、突出战略谋划、贯穿团结奋斗,充满着理论说服力、思想穿透力、政治凝聚力、时代感召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审计监督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审计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审计工作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转化为做好审计工作的强大力量;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对标对表,经常校正偏差;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抓住政治关系、把握政治逻辑,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要求、维护政治安全。
二、坚持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审计助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审计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监督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风险。审计人员要有更强的政治责任担当,以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来应对审计工作的全新挑战。虽然审计理念、审计理论、审计技术、审计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在发生深刻变革,不停地加速更新,我们的审计本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我们的审计理论的实践与运用,审计本领的提升速度,始终滞后于经济社会的进步速度,始终处于一个被动追赶的状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审计工作最具有挑战性的考验。哪里有困难、有挑战,哪里就需要斗争,凡是有斗争就务必要提升斗争本领,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审计数据信息化、海量化,审计对象多样化、易变化,审计环境的复杂化、变异化,应对审计手段的隐蔽性、防范性等,客观上增大审计的难度系数。审计职业是需要有斗争精神的职业,并且是必须具备有善于斗争本领的职业。我们的职业根基在于敢想、敢审、敢说、敢干,肯想、肯审、肯说、肯干,始终坚信我们的背后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充分信任,时时刻刻增强审计的自信心,面对困难不畏缩,敢于直面,敢于硬刚,敢于较劲、敢于亮剑。我们的职业使然在于善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起点在于精通政策、精通法规、精通业务,着眼点在于能审、能说、能写、能算。因此我们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追赶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审计理论,转变审计思维,改进审计方式,时刻保持昂扬的斗争状态,以过硬的斗争本领,积极主动应对新的审计风险和挑战。
三、坚持全局思维,提升审计工作的空间站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谋篇布局,气势恢宏,视野开阔,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认清自身地位、历史方位、发展定位的广角视野。整个报告的全局思维和战略思维,为未来的发展举旗定向。随着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审计职能变革与逐步完善,审计视野逐步打开,审计已经从“小”审计变“大”审计,从有局限的审计变为更宽泛的审计,从单一技术的简单审计变为统筹运用多种技术的复杂审计,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级。思维的变革推动审计的变革,而审计的变革反过来影响思维的变革。只有全局的思维和战略的思维相结合,看问题才能高瞻远瞩,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首先,要把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眼于学校工作大局,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其次,在审计项目具体实施中,要深刻分析审计项目安排意图、审计方向、审计目标,要解决为什么审、审什么、怎么审的思想问题。坚决执行好学校党委顶层设计的审计意图,统筹好有限的审计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力量关注大事要事,有重点地进行突破,全面高效地完成审计目标任务。其三,在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中,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的核心要义,跳出固有的审计局限,不以偏概全,不一叶障目,不抱守死理,学会用辨证的、辨析的、历史的思维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重大决策的问题,更应当放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定论,放眼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量。
四、坚持创新求变,推动审计工作的深刻变革
我们党持续而旺盛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在于革故鼎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回望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我们国家现在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在于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并没有固步自封,没有骄傲自满,我们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锐意进取,主动求变”的精神要义,引领着整个报告的前进方向。这是一种目标,一种追求,一种方向,更是一种精神。结合审计工作,唯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保持审计的适应能力。目前,审计工作面临危机,这种危机来源于我们现有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来源于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来源于我们的思维与时代进步相比的滞后性。多领域的审计、多视角的审视、多方位的思维、多层次的考量。大思维的审计理念、大规模的审计组织方式、大兵团的审计作战、大数据化的审计模式等都在冲击我们的审计观念。审计理论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创新、审计技术手段创新、审计整改落实创新等都是我们每一位审计人应当认真思考的。在具体的审计项目中,我们将面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审计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审计对象,这是一个变的过程,在这样的变化背景下,我们既要以不变应万变,更要以变应变,变中求胜。要做到在熟悉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前提下,敢于突破自己的局限,大胆想、大胆试、大胆干,用超出常规的思路和超常规的做法来做好审计项目。
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党和国家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心坚如磐石,使命扛牢在肩,进一步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思想认识、监督意识,认真把握新时代高校建设和发展对审计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期盼,高质量开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履行监督责任,贡献审计智慧。
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