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际最具影响的三个检索系统共收录中国科技论文77395篇,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校发表18462篇,并在体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带动了全国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一流大学“形似”多于“神似”,问题在于: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的成果相当少,在世界顶级杂志发表的文章极少;缺乏有世界影响的大师和学者;办学理念、制度都有差距,大学精神受到官本位、商业化的负面影响。
●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面临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从“硬件”加强到“软件”改进等三个方面的转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决定在推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从而揭开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序幕。如今八年过去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突出的问题与矛盾。我们究竟该如何分析与评判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现状?一流大学建设如何更好地继续推进?笔者想就此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流大学建设促进学校整体水平大幅提高
在“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各相关高校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条件支撑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被置于突出的位置,学校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途径,促进了学科优势互补,增强了学科的综合性,为学科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通过人事评聘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大大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水平大幅提高,各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大大加强,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成果应运而生;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急剧增加,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采取“引进”和“派出”等多种方式,拓展了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许多学校在校园面貌和硬件设施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提高,尤其是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更为突出。以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例,虽然数量还不足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却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许多重点教学和科研基地。到2002年,9校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8人,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9%;中国工程院院士69人,占高校总数的32%;9校共有国家重点学科296个,占高校总数的30.6%;9校有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1个,占高校总数的50.5%;另外,2002年,国际最具影响的3个检索系统SCI、EI、ISTP共收录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国际科技论文77395篇,其中9校有18462篇;1999—2003年五年间,9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4项,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5.8%;获国家发明奖20项,占高校总数的24.1%;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6项,占高校总数的18.7%。
一流大学建设使相关高校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以清华大学与世界名校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做一些简单比较。以2005年度为例:在办学经费方面,MIT的总经费为20.4亿美元,清华为35亿人民币(按实际购买力折算,两者已经相差不远);在师资数量方面,MIT的教师总数为992人,清华为3133人;在学生数量方面,MIT的学生总数为10320人,清华为32151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则两者分别为1.5:1(MIT)和1.3:1(清华);在论文发表数量方面,MIT的SCI论文数为3554篇,清华为2875篇。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在办学条件、师资数量、研本比例、发表论文数等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MIT的水平。
不仅如此,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还在体制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形似”多于“神似”的现状亟须反思
应当承认,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也不可否认,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一是人才培养水平。截至到200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研究和发展的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但令人尴尬的是,我们的科技创新指数却属世界中下水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2.26%。我国高层次科研人才处于数量庞大但质量偏低、拔尖人才奇缺的难堪局面。
二是科学研究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还比较弱,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原创性科技成果相当少,对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进行多学科研究的态势尚未形成。比如说至今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在世界顶尖级杂志发表的文章数量极少,等等。
三是师资队伍水平。我们的师资队伍中还比较缺乏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大师和杰出学者,培养和吸引顶尖学科带头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教师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等还需进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较大。
四是大学管理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除了硬件外,更有软环境的建设,如办学理念还还不够清晰、稳定、富有特色,校风学风的建设尚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校长、教授的选拔、聘任及教学、科研评价制度等也还存在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仍以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为例,两校虽然在办学条件、科研经费、发表论文等数量指标上较为接近,但在学科与师资水平、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等反映办学水平方面却相距甚远。
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学校实力、社会贡献及国际声誉的一个综合概念,是那些高水平研究型且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并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大学。可以看出,我国的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更多的体现在“形似”而不是“神似”上,更多的是“数量”的增长而非“质量”的提高、“外延”的扩张而非“内涵”的提升、“硬件”的加强而非“软件”的改善。从根本上说,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起步较迟,时间还比较短。从主观上讲,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一是大学的“官本位”现象日渐泛化。我国大学在内部管理上主要沿袭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大学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套用政府机关行政级别,由此建构了一个塔式的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这种在大学普遍的组织人事架构,导致官本位意识强化,使得一些优秀学者对行政权力趋之若鹜,与之相伴的是学术带头人官僚化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学术权力本位从大学隐退。二是“商业化”对大学的负面影响日渐严重。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当然有其必要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此带来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成为滋生学术腐败的重要温床。有人戏称,现在一些中国的大学不象大学,倒像是“官场”和“商场”,话虽然有些尖刻,却也不无道理。三是学校方略不当。一些学校对自己定位不清,办学目标或者急于求成,定得过高,或者趋于雷同,缺乏特色,往往导致在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建设一流大学三要点
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正面临着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从“硬件”加强到“软件”改进等三个转变。为确保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现阶段,尤其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现代大学制度
一流大学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制度的竞争。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是因为其已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与执行。我们建设一流大学不但要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精神制度化,而且学校的运行机制要适合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
它的内容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机制。二是逐步转变学校行政职能,进一步增强学术权力,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增强学术权力,最重要的就是充分认识到教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加强教授治学、教师参与学校学术事务管理的权力。三是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建立一套公开、公正、透明、合理、严格的教师遴选制度,是保障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这对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四是改革现有的学科和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不断提高一流大学的学科和科研的管理水平,以更好适应现代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科技创新。
制度建设则是保障一流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大师云集、人才辈出,一种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物,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能够速成催化出来的。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克服行政化、商业化的弊端,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的机制,从而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对于建设一流大学而言,这种制度创新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二)弘扬大学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
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和精神的存在与传承。大学精神是指平等的多元意识,科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的个性发展,终极的人文关怀,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它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当中形成的,为学校和社会所认同,它渗透在学校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成员。许多中外教育专家认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为有效。然而,我国大学精神由于受到“官本位”、“商业化”等的负面影响,使一流大学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缺失,主要表现在:大学作为教学和学术独立中心的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大学办学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理念,办学目标功利化;大学教师的学术品位下降,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等等。大学精神的存在,决定了大学教育活动中的人和大学教育的价值与品质。翻开中华民族的教育史,大凡杰出的大学校长及其大学教育活动,无不闪烁着大学精神的光辉,给后人以鼓舞和力量。
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去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强调,无论大学如何创新,如何进一步服务于社会,但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永恒的。要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使大学在创新和服务中以它的先进思想和品格影响社会,引导社会,使大学的荣誉得以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大学需要追求的品味,这就是我们一流大学建设需要追求的目标。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正确地制定发展战略对一流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发展战略是涉及一个学校在较长历史阶段内带有全局性的规划,其内容涵盖了大学战略目标、办学思路以及重要战略实施举措等。我国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应当结合三方面来考虑,一是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二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三是世界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将这三方面统筹兼顾,学校的发展战略才会反映世界科技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才会体现国家与民族意志,同时也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还应当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目标的前瞻性、定位的现实性、发展的紧迫性方面综合考虑。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应当特别坚持质量战略和特色战略。
目前,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主要不是在办学规模上,而是在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上。我国的一流大学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放在首位,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应当过多扩招,而应当集中精力,培养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不应当急功近利,而应当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一流大学的办学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象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规模是适度的,还有不少规模较小但却实力超强的一流大学,如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同样,世界一流大学虽然多为综合性大学,但并不是学科越多越好,象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就没有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没有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可见,一流大学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有没有特色与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有多强。
我国一流大学在确立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的条件,坚持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与办学特色,要在选择中追求卓越。只有以特色立校,扬长避短,才能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取胜,也才能凸现学校的品牌与地位。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国一流大学首先要弘扬自身的办学传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其次要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设好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再次要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人才的不同品牌。从总体上看,由于在办学传统、办学水平、办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也应该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只有每一个大学从自身条件出发,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形成优势,我国一流大学才能早日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战略与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