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喜庆气息尚未过去,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3月9日即将举行的清华大学2007年大型就业洽谈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届时将有300家用人单位来清华寻觅英才;同一天,“职业生涯教练计划”也将拉开帷幕,将有30位来自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到清华做“教练”,以小团队辅导的形式为学子们指点职业生涯。
处处为莘莘学子着想,以学生为本,是清华大学的一贯作风。无论是学生的录取、培养,还是学生就业,无不体现了清华以学生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路。
新资助体系——以学生素质为本
“不让一个勤奋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清华的承诺。为了履行这个承诺,清华不仅通过“绿色通道”让学生顺利入学,更让他们在入学后通过各种经济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从去年开始,清华实行新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资助体系,新体系的实施使得凡是提出申请的2006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得到了资助,特困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也全部得到了解决。
为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们逐一促膝长谈,鼓励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的意识,树立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理念。
当冬天来到时,学校会及时发放冬衣补助,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们一起到商场购买冬衣;寒暑假来临时,学校又拨专项交通补助款6万元,资助学生购买车票返乡;不能回家的学生,学校有免费的年夜饭和联欢会,校领导、院系负责人还亲自看望留校的学生,和学生们一起过年。经调查,98%的受资助学生对新的资助体系给予“满意”或“非常满意”的评价。
校长接待日——以学生要求为本
2006年年底,在一次“校长接待日”中,校党委副书记程建平接到学生反映:学生公寓热水泵噪音太大。程建平立即召集物业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现场办公,仅用一周时间就解决了问题。学生们感叹:“没想到学校对我们反映的问题这么重视,办事效率这么高,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清华始终把学生与校方沟通渠道的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中接待日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学校共举行校长接待日11次,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在广泛收集同学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共提出提案81个,院系学生代表和同学现场提出提案69个,这些提案绝大多数都得到了圆满解决,一些由于客观原因暂时不能解决的,也由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接待日现场给予了解释。
目前,清华大学的32个院系之中已有12个院系组织开展固定形式的“院系领导接待日”活动,其余院系也根据院系规模等特点采取了适宜的提案收集和反馈方式。
职业辅导——以学生需要为本
上完“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简称KAB课程),建筑系大三的一名学生说:“以前认为创业是一件不太费劲的事,只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点启动资金,再加上一点激情就够了。但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下来,不免为自己当初对创业的看法汗颜。”
KAB课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早在2004年清华大学就启动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尽早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学习兴趣。
就业,不仅仅是毕业时的事情——清华师生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要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择业观、成才观、价值观的教育,使之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清华的教师们也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就业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所有教师都应关心就业、支持就业、推动就业。
就业指导还包括大型讲座、工作坊、实战模拟、就业实践以及校友分享会等多种方式的“职业辅导月”,与日常基础课程互为补充,每期活动都能吸引3000以上人次参与。调查显示,学生对职业辅导系列讲座活动的满意率达90%。职业辅导月已成为校园中引人注目的一个品牌活动。
为了能给学生更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中心每年都组织教师到31个院系进行就业政策宣讲,并常年设置咨询电话和现场咨询。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心可获得“一对一”的辅导咨询,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理清就业思路,有效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
在毕业生就业形势好、选择充分的基础上,2003年以来,清华推出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引导。活动从毕业前一年的暑假开始,让学生在参观、实习中,对国家重点行业和单位有较为直观的了解。3年来,就业实践活动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暑期,实践队伍达到67支近600人,覆盖全校24个院系。清华毕业生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的比例每年以3至5个百分点逐步提高,2006年达到46.3%。到西部、东北等国家重点发展地区的毕业生人数也不断上升。
构建和谐校园,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和谐校园的建设,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以此带动学校民主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代会、教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学术委员会等各方面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依法治校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