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聚力引才启新程・科创兴区谱新篇——创新驱动赋能天桥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前沿学术交流、科技成果推介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济南大学、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山东颗粒学会、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中共天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桥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桥区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亚力山大・阿希波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葛玉芝,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宗明,天桥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胡民安,山东颗粒学会理事长、济南大学原副校长王志,济南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武,济南市科技局科技副局长李佳,天桥区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孙涛,天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盛利,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蒋绪平,天桥区政府副区长焦霄黎等出席会议。济南大学相关部门单位、山东颗粒学会、天桥区各职能部门、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天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高校专家学者代表,科技成果推介人,天桥区各核心骨干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济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加栋主持。

刘宗明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天桥区作为济南市重要的产业承载区和发展增长极,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本次大会聚焦“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为天桥区和济南市汇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宝贵契机。他表示,济南大学作为扎根泉城的省属重点高校,始终将服务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视为重要使命。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济南市“工业强市”战略和天桥区产业布局,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与天桥区特别是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输送、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共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他表示,济南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和“创新策源地”的作用,持续深化与天桥区的校地合作,为天桥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他强调,济南大学一直积极支持山东颗粒学会的建设与发展,未来济南大学和山东颗粒学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天桥区及各位企业家朋友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在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学校也将积极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天桥区倾斜,助力天桥区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和人才高地,共同描绘“科创兴区”的壮丽画卷。

胡民安在致辞时感谢济南大学长期以来对天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介绍了天桥区的重点产业布局以及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天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科技赋能、创新强区”总体目标,持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构建了院所、平台、企业、人才“四位一体”新格局。他表示,山东颗粒学会作为我省新材料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和行业引领力的省级学术团体,近年来,在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富有前瞻性的工作。本次大会的举办,是对天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持,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天桥的沟通对接、合作交流。天桥区将进一步加强与济南大学、山东颗粒学会的交流合作,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联合引育高端人才,协同攻关关键技术,推动天桥区新材料产业加速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高地。

亚历山大•阿希波夫院士从国际视角分享了对科技创新合作的见解。他表示,人工智能正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深刻重塑全球经济、社会与生活格局。新材料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与产业变革方向。他希望以本次大会为起点,汇聚山东颗粒学会、济南大学、天桥区等多元力量,构建“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共同体,让算力成为新材料研发的“新型基础设施”,让算法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让场景应用成为科技创新的“价值试金石”。
会议现场举行的企业与专家签约仪式上,济南大学赵蔚琳教授、鲍洁副教授和董全成副教授分别与山东甲子湖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欣希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活动现场颁发了2025年度济南市科技副总、天桥区人才项目落地服务专员聘书。来自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驻济高校的8位专家学者受聘担任“科技副总”;天桥区选派17名干部担任人才项目落地服务专员。

启动仪式上,亚力山大·阿希波夫、葛玉芝、刘宗明、王志、胡民安、李武、李佳、蒋绪平共同为山东颗粒学会助力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料领域协同创新基地产学研深度合作按下启动键。


学术报告会环节,济南大学教授葛金田以《加快从产业链向产业集群转变》为题,剖析了区域产业升级路径;原济南市工信局总工程师岳双荣解读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为企业突围提供方法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王旭平、山东大学教授李阳、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智能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田法分别以“高性能钽铌酸钾晶体材料及其产业化”“智能可穿戴芯片浅谈”“AI‘新动能’如何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为题,围绕高性能晶体材料、智能可穿戴芯片、AI赋能产业等前沿领域展开分享,为产业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为提升企业专利资源利用效率与创新能力,学会邀请了济南专利应用研究会运营部部长李宇轩为参会企事业单位讲解了《中国科协专利信息资源平台应用及创新方法》。还组织了科技成果推介路演活动,来自济南大学、聊城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带来了15项最新的“高精尖”技术成果,现场企业与科研团队展开热烈互动。
本次大会的举办,是2025年度山东颗粒学会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工程——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料领域协同创新基地服务工作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也是山东颗粒学会积极发挥科技社团纽带作用,协同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与人才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汇聚顶尖智力资源、展示前沿科技成果、促成实质性项目合作,有力推动了创新要素向天桥区及济南新材料产业集聚,为谱写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撰稿:段广彬、肖振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