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师德建设的积极经验和良好做法,认真分析师德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师德建设,努力形成“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机制。
一、认真探讨,形成共识。学校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师德论坛上经过充分交流、深入探讨,最后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师德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是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师德内涵的丰富和拓展,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和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理论。对教师来说,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质是要以鼓励学生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关爱、教育学生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为指导,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广大教师要自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因此,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要“以学生为本,成才为要”。在认真总结近几年师德建设积极经验和良好做法中,学校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是造就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核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和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的着力点,对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主要任务,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实现既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实际,确定思路。学校客观分析今后师德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师德建设的工作思路:就学校层面来说,第一,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师德建设的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教师头脑,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引导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第二,切实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师德建设的关键。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引导广大教师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第三,切实把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措施。要逐步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建立可行的、全面的、科学的师德激励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选先、年终考核、职务聘任的重要指标之一;制定落实保护教师合法权益、活跃学术氛围的规章制度;经常调查分析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机制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教师个体来说,第一,广大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做终身学习的楷模。第二,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三,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改革创新的教育者。
三、扎实学习,突出实践。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教师紧密结合师德建设,原原本本研读规定书目以及马列经典著作,并通过论坛、讲座、网络、集体研讨等多种方式积极交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特别是其赋予师德建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突出实践,学校认真梳理、积极吸取第二届师德论坛中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师德建设制定相关调研题目,全力找准影响师德建设的突出问题,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争取在以后两个阶段或者更长的时间内解决,努力形成“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机制;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教师迅速行动,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力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