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土木建筑学院教授、济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济南大学建筑规划研究所所长、山东省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基地(省级科研平台)主任,山东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城乡更新委员会会长。2002年至今坚守在教学第一线22年,执着于教书育人,坚持于立德树人,既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又有破斧改革的魄力,多年来躬耕不辍、自强不息、创新促教,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如今桃李累累,硕果频出,被聘为济南大学教师发展咨询专家,连续2届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所讲授课程被评为山东省一流课程,
“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东省二等奖”,获得山东省社科教育普及先进个人、济南大学“最美教师”、“优秀教师”、“课程思政名师”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古建筑文化和建筑改造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承担各级乡村振兴规划、各类建筑设计20余项。
精业笃行绘栋梁,守护阡陌记忆
《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提到,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些年来因种种原因,或是商业的过度开发、或是游客的无心破坏,许多的古建筑虽抵挡住了曾经数百春秋的雨打风吹,却在今日时代浪潮之下轰然倒塌,这怎不令人扼腕叹息。保护古建筑刻不容缓,不仅是留存一隅安和之居室,更是守护一代文化之光阴。
刘强老师立足时代之基、坚持以人为本,以敬畏严谨之心守护古建筑,并且促进古建筑的适度改造,使无数濒临销声匿迹之古建筑在新时代再次焕发生机活力,他强调:“古建筑改造,一方面能让当地的居民有更好的生活空间,适应现在的居住空间需要;另一方面房屋改造不同于房屋推倒重建,更大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能够传承下来,让后辈能了解到它的历史,是先人们最好的精神体现与劳动成果的见证,它们有当代建筑所没有的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同时,在改造后能够激发它的旅游价值,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生活环境,也让游客们把古建筑的灵魂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铭记。”从北京段祺瑞府旧址老建筑群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调研,胶济铁路沿线民居选择性测绘,济南鞭指巷清代状元府修缮改造设计、滨州省级美丽村居规划设计、到梁山县乡村振兴规划,刘强老师的足迹遍布山峦流湍、古道巷陌。他持绳握矩,度衡梁柱交错之间,尺寸必争;他笔底神工,绘记古建形意之中,妙笔生花。“我喜欢古建筑,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不仅是教学和实践,更多的是责任,是对优秀建筑技艺与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他说道。
从教22年来,刘强老师坚持深入一线进行古建筑保护和改造工作,同团队成员一起联合设计院承担的济南市重点工程项目-济南明府城247套既有建筑的改造修缮设计,前期带领学生对247套既有建筑展开全方位的深度调研及测绘工作,后期又承担了位于明府城片区的清代陈冕状元府的修缮设计工作(该项目为历下区重点工程项目,状元府也是省级重点文保单位),让原本残败的古建筑焕然一新,从历史中苏醒过来,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重获新生,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让市民、游客和古建筑进一步接触,体验它们原有的魅力。
勤耕不辍育英才,传承古建芳华
“可能是源自祖父的影响吧。”当谈及从教的初心时,刘强老师这样答道。刘老师的祖父是当时唯一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后在江苏大学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受人爱戴的教授,或许早在孩提时期,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使他在心中萌发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
22年的从教历程,刘强老师以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严谨仔细的科研作风关怀每一位学生,并为他们作榜样,无数学子在刘强老师的影响下深深爱上了建筑学这门学科。刘强老师主讲的《建筑设计》课程被评为山东省一流课程,也获得“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东省二等奖”,独创的实物观摩教学、实物搭建教学(瓦片搭建和木构搭建)深受学生喜爱,连续7年获得济南大学“本科贡献奖”,评教成绩一直在学院名列前茅。
在执教过程中,刘强老师发现,学生们对古建筑知识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但常常因为距离古建筑遗址较远,实地考察困难,专业知识缺乏,剖析古建筑能力不足等问题而难以对自己的爱好进行进一步培养。
刘强老师认为,如果有一个古建筑研究基地,不仅可以对已有古建筑结构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研究,还可以方便广大学生进行学习和考察,是一件大有可为的工作。在经过缜密筹备之后,山东省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基地顺利建成,此基地依托土木建筑学院,是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建筑构件展示于一体的省级教育科普基地,收集古今建筑构件500余件,数量居山东省高校之首。近年来团队成员利用实物教学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先后取得了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济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内的多项教学成果;同时,团队成员将教学同社会服务结合,先后承接济南市重点工程项目在内的多项社会委托项目。刘强老师作为基地负责人,在基地所承接的每一次活动中,亲自为大家讲解古建筑的结构框架、斗拱、屋顶、墙体等相关理论知识,让同学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关于古建筑的知识,领略古建筑魅力,他还会现场指导同学们动手搭建古建筑模型,通过实操教学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古建筑的构造和韵味。
在注重日常建筑素养培育的同时,刘强老师还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让同学们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拓宽眼界、增长才干,刘强老师多次担任山东省建造设计大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重大赛事等科创比赛团队的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刘强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专业创新热情。在刘强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参赛团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刘强老师始终不忘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初心,坚持尽己所能为广大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助力每一位学生在建筑学领域成长成才。刘强老师立足当下,传承经典,直面挑战和发展,面向未来百年大计,推动以文化立自信、以匠心铸精品,在新的征程上坚守古建筑保护初心,继续为国培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建筑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