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形势下强化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高校肩负着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任,是我国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努力。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其中许多优秀分子堪称楷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对师德的要求更加广泛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然而,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对于保护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现象,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学生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奋学习。
二、我院师德建设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一些成绩
加强师德建设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1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思路
教师道德建设主要对象是教师,根本任务是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着重点是教育人、培养人、引导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所以师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近几年,我院采取在职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目前,我院在岗教职工138人(包括在学校机关任职的教师),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29人,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49人;从学历上看,我院具有博士学位的在岗教师已达52人,目前在读博士20人。学院支持和鼓励在岗的各层次教师根据岗位的需要进行在职学习和提高。同时注意学科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人利益的统筹兼顾,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尽可能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做实事、办好事的实际工作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使师德建设虚实结合。
2化虚为实的师德建设行动
师德建设并不仅是口头上的提高教师素质,而是要体现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上,如教书育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我们利用各种会议、交流座谈,在学院内部倡导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我院涌现出许多师德高尚的典范,如全国优秀教师、富民兴鲁先进个人、齐鲁晚报杯山东十大优秀教师张书香教授;山东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获得者魏琴教授;为省级基础化学实验示范中心而忘我工作的宋桂兰老师;校级十大青年教学能手的卢萍老师,还有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等,都是我院在师德建设上所取得的一些成就。由于师德建设的推动,也使我院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近5年来,我院的王西奎教授、杜斌教授、张书香教授、孙国新教授、裴梅山教授、孔祥正教授、张昭良老师、艾鸿奇老师等共获得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院也有多名教师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一批高水平的论文,一些被SCI收录的论文,其影响因子超过3.0。由于师德建设的推动,我院在学风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连续5年我院的考研率都超过20%,在2005年超过30%;令人欣喜的是,环境工程0112班37名同学中有21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该班学7-704宿舍的八名女生全部高分考取重点院校。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奖赛中,我院学生多次获得大奖,其中寿崇奇教授指导的学生曾获国家银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院教师努力的结果,也是我院师德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在师德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学校党委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了在今后的师德建设中更加深入和细致,我们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精心制定规范
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学校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把《纲要》的普遍要求以及学校党委的要求与我院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要求,制定出我院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高教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充分运用载体
道德建设重在实践。要让教师把师德规范运用到自已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贯穿于全部实践,就必须抓载体、抓活动,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中,经常地、随时随地受到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情操,锤炼道德观念,使师德规范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以精神文明创建和“三育人”活动为载体,广泛组织教师参加精神文明建设和“三育人”活动。发动和组织全体教师,自觉结合自身的业务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师德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广大教师。扎实地开展“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员带教活动,促进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3广泛开展教育
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切实加强领导,抓出成效。加强师德建设、实施以德治教,在教师中开展以德育人教育,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在服务人员中开展以德服务教育,要求服务人员育人为本,以自己良好的服务,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促进学院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4抓好四个环节
师德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环节,必须切实抓好。
首先要抓好新进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对一个大学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认真、踏实的做好。
第二,要抓好典型示范。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
第三,要抓好基层工作。基层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加强师德建设,最基础的要抓好党支部和教研室或学科组的阵地作用。党支部和教研室是教师活动的最基层单位,对教师的情况最了解。党支部和教研室认真负责地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主题活动,往往更有针对性。要抓好党员带动。在师德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第四,要抓好机制建设。师德建设教育固然重要,但必须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在教书育人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鼓励,如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二是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5切实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在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学院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院长负责。各系成立系级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系主任负责。层层落实,确实将我院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
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的大事,长抓不懈,我们师德建设的目标是使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堪称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这是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在2005年10月11日学校召开师德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