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形成制度,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迫切需要拿起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
近些年来,受庸俗关系学、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正在日趋“钝化”。批评上级只说愿望,批评同级只提希望,批评下级只讲期望,自我批评则早已淡忘。更有甚者,把批评变为一种感情贿赂,出现了诸如“某领导长年不注意休息”这种变相吹捧式的“批评”。
批评武器“钝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式的封建专制意识在某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作祟。有的领导干部只喜欢诺诺之言,容不得谔谔之劝,别人指出他的不足,轻则给人穿“小鞋”,重则打击报复。长此以往,人们对批评避之惟恐不及,谁还敢直言相谏呢?二是“多栽花、少栽刺,留得人情好办事”的处世哲学在部分同志中间盛行。批评上级怕影响“进步”,批评同级怕破坏“人缘”,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有损形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少说为佳。三是“多个关系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式的庸俗关系学在党内生活中蔓延。或是碍于同事、乡里、恩师、首长、老部下的面子,不便开展批评;或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已经“好”出了一个“圈子”,圈里人不愿开展批评。四是随波逐流的思想作怪。个别同志已经对缺乏生气、一团和气的政治生活麻木不仁,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差事,于是乎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以形式主义的态度对待党内民主生活。
如何砥砺批评武器呢?首先要领导带头,尤其是“一把手”要作出表率。对领导干部来说,闻过则喜,虚怀若谷,坦诚相见,是一种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是一种应有的思想境界,也是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只有真诚地欢迎批评,群众才会勇敢地提出批评;领导干部能够客观认识评价自己,勇于剖析自己,同志们才能讲真话、说实情,仗义执言,批评的空气才能逐渐活跃起来。其次要坚持党性原则。同志之间如果只讲一团和气,不讲党性原则,批评就会缺少锋芒,蜻蜓点水,避实就虚,隔靴搔痒,很难发挥其揭露矛盾、纠正错误的功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按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依据法律法规办事。再次要讲方法、重质量。批评不一定都言辞激烈、面红耳赤,而应讲究严肃性、尖锐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不明情况、不分场合、不问青红皂白、不讲方式方法的批评容易伤害同志,带来负面效应,甚至将党内的一些意见分歧扩大化,损害班子的团结。对同志提出批评,要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和与人为善,不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无限上纲。健康的批评要按照“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公式进行,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令人心悦诚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断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砥砺批评的武器,才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端正作风,改进工作,增强本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