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要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实践中去。
一、要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怀有深厚感情。感情问题就是立场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表明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激情和动力所在。没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摆正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必须把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近年来,济南市通过到基层特别是到困难地方和单位调查研究、蹲点挂职,到信访部门轮岗值班等形式,让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听取群众的意见;通过举办社区居民论坛、市民听证会、开通政府热线等形式,让群众接近领导干部,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自己的心声。在这种双向互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深。有了这样一种感情作动力,各级干部才能对人民群众既怀崇敬之心,也抱歉疚之情。因为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寄予厚望,但受现实条件的制约,我们不可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即使已经做了的事情也未必尽善尽美,所以要不断改进工作,为人民兴利除弊。如在济南城市建设中,在工作布局上,我们一方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注重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提高;另一方面着眼于改善广大市民特别是基层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注重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市里在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市内五区2000余条小街巷的整治任务。截至2004年底,全市已整治小街巷985条,累计投入资金1.62亿元,面积达175万平方米,十几万基层普通群众的居住环境明显改观。小街巷改造不仅直接改善了市民生活,而且对理顺群众情绪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要聚精会神抓发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途径。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好发展问题。在以往市委、市政府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深化对市情区情县情的认识,提出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和对外开放水平;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方面,要充分发挥省城优势,大力发展省会经济。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城市为中心,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服务全省,辐射毗邻。在政治方面,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平安济南”、“和谐济南”,努力建成全省“首善之区”。积极稳妥地建设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引导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和执法事项,能实行公开的,坚决不搞暗箱操作;能交给市场的,就减少和避免行政干预,努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文化方面,要大力弘扬既植根优秀历史传统又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泉城的文化品位、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纪念济南开埠100周年、开展“济南精神”大讨论等活动,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宣传济南交警、济南工行、济南社区卫生服务、“阳光大姐”家政服务等先进典型,培植和倡导当代城市文明;通过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和事业繁荣兴旺、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2004年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实现生产总值1618.9亿元,增长1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1.3亿元,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89.04亿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98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116元,增长13.7%,8年来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也第一次超过城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趋于合理,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产品产销率明显上升,而百元产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程度则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质量改善显著。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素质教育、成人教育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城市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在2004年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济南市居第13位,较上次评比前移了5位。
三、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对国民收入进行合理分配,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当前最紧迫的,一是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从济南的情况看,这些年农民收入虽然持续稳定增长,但城乡差距偏大的问题没有解决,搞不好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党中央关于“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完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对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繁荣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着力从分配领域解决问题,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从而普遍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济南有条件的四区一市一次性取消了农业税,今年又在全市范围内完全取消。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在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实行城乡统筹,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二是大力扶助困难群众。困难群众是急需我们帮助的群体,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多花精力联系困难群众,多下功夫解决困难群众的迫切问题。2004年济南市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再就业11.88万人,比2003年增加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对“一县十三乡”约33万农村贫困人口实行专项扶贫计划,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对低保对象进行医疗、教育、住房专项救助,初步形成了以低保为基础、以专项救助为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这项职责发挥好了,有利于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不同阶层群众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兼顾效率与公平,有利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年来,我们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公共服务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公共投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办好社会公益事业,尽可能多地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对各类公共资源的共有共享,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2004年,市里投资数十亿元,建成了燕山市民健身广场,对植物园进行综合改造,扩建或新建了一批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均免费向群众开放。
(作者: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