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学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明确目标,整合资源,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
科学确定学科发展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学科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一所大学不可能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所以学科建设首要是方向的选择和确定。
发展方向的确定至关重要。方向不明,国家就难以强大,企业就难以生存,学校就难以发展。高校领导决策的核心是方向的决策,党的领导在学科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合理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因为,学科发展方向的决策是带有战略性、全局性及长远利益的重大决策,这个过程是一个集中全校师生智慧和积极性、集思广益的过程,是一个广泛听取教授、教师意见的过程,是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它要求决策者必须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能力,从国家大局、学校的全局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未来的预测等全方位来分析和判断问题。这个决策过程不可能靠少数几个人完成,而只能依靠党的领导,调动、集中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智慧,做出科学的抉择。
学科建设工作的协调与资源整合需要党的领导
事物和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注意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统筹兼顾;注意到事物的区别,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抓重点;抓住区别、抓住重点就是政策。学科建设工作也是如此,必须明确重点,有先有后。没有重点,就不会有突破。学科建设如果不确定重点,随意发展,就会产生无序和摩擦,就会造成资源的损耗、部门和人际关系紧张、和谐氛围被打破。教育部实施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就是优先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思路。建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市场的需求,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选准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领先世界和有广泛影响的一流学科,或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学校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从而带动整个学校学科的发展。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源、资金的有限和短缺。那么要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取胜,迅速占领制高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学会博弈思维,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使资源、资金首先向重点学科倾斜,保证重点学科建设。在当今中国国情条件下,资源资金首先向重点学科倾斜,就必然会造成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引起一部分人的不理解和不满意。所以这种资源整合,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要靠大家达成共识,共同努力,一起配合才能完成。这就要靠党的领导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共识。
引领人才强校、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党的领导
学科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建设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一流的学术梯队。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群体的力量,离不开学术团队的合作与支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为此,我校党委提出了人才强校战略,成立了人才强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学科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能力,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种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就是和谐,就是要求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宽松宽容,民主开放;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不怕吃苦,顽强拼搏。只有建设好和谐、宽松,有利于创新、有利于竞争、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才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这是当前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3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