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规定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的地位作用、职能任务和发展目标,为进一步推动我军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军是国家军事力量构成中的战略军种,是海上军事力量的主体。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大力推进海军思想政治建设,是加快海军建设与发展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
一、深刻认识胡主席关于我军历史使命重要论述的重大指导意义
胡主席关于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肩负什么样的使命,怎样履行使命”这一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海军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是为牢牢把握海军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胡主席关于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家战略全局对军事力量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对我军地位作用的新认识、对人民军队职能任务的新概括,是党和人民对军队建设与发展的新要求。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我们对人民海军应当如何建设、朝什么方向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中,关于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党和军队的血脉联系,赋予我军职能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政治要求,为确保人民海军永远忠于党提供了重大理论指导;关于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的思想,反映了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军履行职能使命提出的时代要求,为我们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推进海军建设与发展,确立了行动准则;关于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的思想,为我们进一步拓展战略视野、全方位提高军事能力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海军作为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军事力量,必须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高度,科学谋划自身建设与发展。
二是为科学确定海军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导。胡主席关于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如何运用军事力量的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军队职能任务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军事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军队建设必须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客观规律。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述,使我们对海军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就是:一定要建设一支与维护国家海上方向的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与维护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强大海军,能遏制和打赢可能发生的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海军的历史使命。
三是为推进海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更高标准。胡主席关于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把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坚强的安全保障”、“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发挥“重要作用”高度统一起来,确立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新标准,明确了衡量我军综合作战能力水平的根本尺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从更宽的领域、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视角来观察、思考和处理军事问题,推进海军现代化建设,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科学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决按照胡主席的指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快提升海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坚定性、应对危机的灵活性、积极防御的主动性。
二、准确把握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要求
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海军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建设的视野。没有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就没有国家海上和海洋权益的安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提出,使我们对海军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维护海上安全已与保障国家安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维护海洋权益已与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增强海上军事力量已与维护世界和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审视、筹划海军的思想政治建设,始终高度关注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始终高度关注我国海上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始终高度关注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把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形势任务的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上来。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做好当前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思考和研究未来海上防卫作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继承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积极探索和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预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海军部队面临政治考验的严峻性更加凸显,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是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进行的。海军部队处于军事斗争准备、改革开放的前沿,既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严峻挑战,又面临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出现大量新矛盾新问题的复杂考验,也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的侵蚀,对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给部队带来的影响冲击,对腐朽思想文化给官兵思想道德造成的危害,我们决不能低估。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理论的灌输,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使官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作为最高的政治准则,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在海军的贯彻落实。
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海军转型建设任务的紧迫性更加凸显,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能力摆在战略位置。海军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的军种。随着海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平台大型化、兵力组合集群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官兵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推进海军建设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实现海军现代化,首先要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必须把提高官兵素质作为重中之重、作为中心任务、作为全局工作来落实,做到官兵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先于装备发展,海军指挥员队伍的素质能力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官兵的科技素质适应装备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跟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海军力量和平运用的广泛性更加凸显,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新世纪新阶段,海军在维护世界和平、营造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从军事外交与合作的方式看,已由参与组织国际性的海上搜寻、救援等军事活动,发展到较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从军事外交与合作的作用看,舰艇编队出访已由一般的友好访问,发展到配合国家政治、外交活动;从军事外交与合作的内容看,将积极参与打击海盗、防范海上跨国犯罪等活动,实现由应对传统威胁向应对非传统威胁的拓展。因此,必须把树立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作为海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不断强化官兵的国家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尊严和军队荣誉的自觉性;加强涉外知识、涉外政策、涉外纪律教育和培训,完善相关预案措施,不断提高正确处置涉外问题和执行国际性任务的能力;帮助官兵掌握和运用相关国际法、海洋法和外事法规,努力增强面向世界的综合素质,使人民海军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切实解决好海军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坚持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为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海军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军第一支海军部队自1949年4月23日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海军岸防兵部队等5个兵种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海上武装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要确保人民海军在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征程中永不偏航,就必须坚持党对人民海军的绝对领导。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学习领会胡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对军队、海军建设的重要论述,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品质的考核,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的人的手里。要毫不动摇地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的指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确定的方针原则和重大决策都要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循,雷厉风行地贯彻执行,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实到位。
大力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为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昂扬的战斗精神是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牢牢把握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这一战斗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战斗队意识。要始终抓住思想教育这一中心环节,以“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样准备打仗”为主题,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我军根本职能和形势战备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常抓不懈,切实打牢战斗精神的根基。要始终抓住军事实践锻炼这一根本途径,大力推进战斗精神培育进教材、进课堂、进训练场的工作,在贴近实战的训练活动中,锤炼官兵顽强的意志和战斗作风。要始终抓住弘扬优良作风这一有效手段,大力发扬海军历史上形成的“海空雄鹰”精神、“海上猛虎”精神、“海上先锋”精神和“西沙精神”,深入开展“学英模、讲战例、强素质、树信心”活动,使官兵的战斗精神不断得到激励和升华。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心思用在想打赢、钻打赢、谋打赢上,带头学谋略、研战法、练指挥,用示范行动带动官兵树立战斗精神和敢打必胜的信心。
加紧推进人才战略工程,为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是我军履行历史使命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的要求,以建设信息化海军、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以拔尖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培养为牵引,努力实现海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推进。加强宏观谋划,对海军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动态性预测,按照分项研究、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块落实的要求,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和年度,确保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工作落实到位,使人才的培养补充能够满足部队建设和装备发展的需求。拓宽培养渠道,在充分发挥海军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规模,认真抓好分级培训、院校进修、学历培训、交流任职代职和出国考察访问等工作,有计划地利用战备训练、实兵演习和新装备试验等重大军事实践活动培养人才。完善制度机制,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吸引保留、考核评价、选拔使用、表彰奖励、生活福利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重点完善干部实绩标准评价体系、任职资格、破格晋升和特殊人才吸引保留制度,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努力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为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各级党组织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不强,在率领部队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深入领会和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中提高能力,把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职能任务的要求把握准,把中央对国际局势和周边形势的战略判断领会深,把海军建设和转型的特点规律研究透,更好地把握决策依据,掌握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层次,增强战略能力。要在改善知识结构、增强素质中提高能力,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党委”活动,切实抓好现代高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海军新装备知识、信息化建设和作战指挥知识的学习,切实做到懂科技、懂装备、懂联合、懂信息、懂现代指挥。要在加强集体领导、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中提高能力,完善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坚持党委集体议战议训制度,形成保障《党委工作条例》落实的有效机制。要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提高能力,坚持把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推向军事实践活动的一线,在重大军事演习、重大战备任务、重要武器装备试验、处置突发事件等实践中摔打锤炼,不断提高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本领。
(作者:海军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