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颁布实施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江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来认识,我们深感《条例》的颁发,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紧紧围绕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坚持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实施“三大培训工程”,大规模培训干部,着眼于提高全省干部的执政素质和执政本领,努力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人才保证。
1.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努力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党政干部队伍。我们对百名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千名市厅级领导干部、万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主要着眼抓好三个培训: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培训。组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以及省辖市、省级机关厅局党政“一把手”进行专题学习。主要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邀请专家讲授,并联系实际进行研讨。组织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去党校(行政学院)脱产培训。通过学习研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自觉性。
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围绕“新型工业化”专题,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以新型工业化、招商引资等10个专题为重点,培训乡科级以上干部。围绕“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专题,举办市县长专题研讨班,实现了“用三年时间将市县长和分管市县长轮训一遍”的目标。围绕“国际经济”专题,组织省级机关和市、县党政领导学习国际经贸知识,着力提高他们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能力。
按照“和谐发展”的要求,开展专题培训。三年来,全省围绕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文化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和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旅游生态、人口与计划生育、区域共同发展等专题,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5168个,培训领导干部41.6万人次。通过学习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开阔了眼界、开放了思路,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
2.实施“321”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程,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保证。我们围绕实施“321”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程,组织300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基础知识培训培养2000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和100名复合型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一是制定《加强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领导体制、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二是加强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组织企业中青年经营管理骨干攻读MBA、EMBA、工程硕士等学历学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培训,选送900多名企业经营管理骨干到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学习考察。今年,我们开始实施“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省内国有、民营、股份制重点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赴国外学习。三是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以学习工商管理知识为重点的基础培训、适应性短期培训和企业自主培训,三年来参加培训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达85万人次。四是开展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工作。依托省企业家协会等社会组织,本着培、考、评分离原则,全面启动企业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职业化进程。
3.实施“百万科技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专业型、创新型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我们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作为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组织10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以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增强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一是实施“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3000名省内具有一定声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00名国内学术技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级专家、30名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并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杰出专家。通过教育培养,一批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迅速成长,其中有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248人被评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二是实施“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六大行业,加强对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三是实施“苏港人才交流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000名专业技术人员赴香港培训,两年已培训紧缺人才2200多名。四是探索依法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新路子。颁布施行了《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使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为了落实“三大培训工程”,推进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我们制定下发《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将“三大培训工程”的任务进行分解,明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和各市的任务,进行目标管理,全省形成了统一规划、分工负责、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主要在建立健全四个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完善计划调训制度,建立组织调训与干部自主选学相结合的参训机制。我们分别制定了省管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高校领导干部的调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在省委党校学习培训,1800名省管干部在“十五”期间已全部轮训了一遍。为了满足干部差别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我们开展了“菜单式选学”培训,实行干部自主选学,组织县处级以上干部系统学习“两个率先”必备的科学理论和新知识。
二是建立学分考核制度,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为确保“三大培训工程”落到实处,我们对干部加强学习、参加培训作出制度规定。在总结常州市、淮安市实行干部教育培训积分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推行干部学习培训学分考核制度,通过学分考核促进干部在职自学,形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
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社会化培训机制。我们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积极利用社会培训资源为“三大培训工程”服务。首先,拓宽培训渠道。与国内名牌大学联合办学,选派学员到国外著名大学培训,组织干部到延安、井冈山等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其次,探索创新培训方式。建立了江苏先锋网、江苏经理人网,组织干部“在线学习”。运用广播电视、远程教学、电化教育等手段,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水平。再次,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委托办班,培训项目招标投标,逐步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培训基地、师资、教材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是“三大培训工程”顺利实施的保证。我省投资4亿元置换校园,异地新建省委党校,并在昆山市新建省委党校分校。省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支持县级党校建设。在省内建立了12个培训基地和教学考察点,聘请30名专家教授和厅局长作为兼职教师。组织编写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等11本干部学习读本。加大经费投入,省级财政专项用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经费每年达2000万元。各市、县基本做到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条例》的颁发,为江苏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造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根据《条例》精神,围绕江苏“两个率先”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制定全省“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研究制定《条例》的配套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在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大培训工程”,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推进我省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