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首先应会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干部应“登高望远”,有战略思维,系统思考问题。其次领导干部还应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最主要的是应学会把握关键。
领导干部须学会系统思考
领导干部该如何“想事”,是“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 “决策”层面的问题。系统思考是指领导者自觉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管理效果。系统思考是着眼于整体的立体思维或曰多维思考。
系统思考首先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就是要“牢记历史、把握现在、面向未来”。首要先应历史地看问题,坚持唯物史观,坚持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一切。面向未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应学会创新思维。
“现在”是“历史”演进而来的,“未来”是“现在”发展而成的,“现在”就是联系“历史”和“未来”的纽带,三者密不可分。
防灾科技学院2006年建校30周年。前后校党委主抓了两件事,即组织以老教师为主的班子编撰30年校志;组织青年教师为主的班子编写“十一五”发展规划,都于去年完成,前者挖掘学院精神,即历史形成的光荣传统,成为激励教职员工二次创业的精神支柱;后者是奋斗目标和未来蓝图。在近一年的挖掘学院精神和描绘未来蓝图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民主、科学的程序,几上几下讨论,真正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系统思考还须体现在“空间”维度上,也就是认识宏观、把握中观、注重微观。认识宏观就是“度势”,认清国际国内大形势;把握中观就是了解环境,了解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以及本部门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注重微观就是把握细节,主要是把握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民情。概括而言,系统整体地把控“势、境、情”。
系统思考在微观层面,还必须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去看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的心声。
领导干部须学会把握关键
领导干部“行”的方面,应“能干事、干成事”,主要是“执行”层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发展呈新的阶段性特征,“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领导干部更应审时度势,牢牢抓住关键环节。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公平,在和谐发展上下功夫;三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率先发展上下功夫。抓住了这“三个关键”,就相当于牵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笔者认为,要真正能够把握关键,必需理清两方面的问题:领导者的职责和领导的责任对象。领导者的职责中干事、带人、修身最为关键,先要修好身,重在带好人,才能干好事。领导者的责任对象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着两个方面:上级组织(领导)和下属群众,领导干部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虽然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二者是统一的。因此,在履职之时,应把握的关键原则是: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欢心。上下都满意,是最高境界,也就达到了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的统一。
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的职责被凝炼为四句话:把方向、抓大事、出主意、用干部;虽然不甚全面,但抓住了几个关键环节。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如果这几个方面抓出了成效,就会全面促进整体工作。
在具体工作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总之,决策要系统思考、干事要把握关键,即:会思考、能干事,思考要“仰望天空”、干事要脚踏实地。(作者系防灾科技学院党委书记)